虎娃奋力的往自己嘴里扒着饭菜,清秀的小脸,被撑得溜圆。 他的父母在旁劝他吃慢点,千万别噎着,谆谆之意无限。 却是好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。 “爹娘,我吃饱了!”虎娃放下碗筷,拍了拍小肚子,而后扭头就往自己的小屋跑去。 “这孩子…”虎娃他娘摇了摇头,而后扭头抱怨道,“都怪你这个老梆子,非答应他养什么狐狸。” 虎娃他爹闻言笑了笑,“等新鲜劲儿过了,就好了。” …… 虎娃姓苏,名青华,当然,这个似模似样的名字,可不是身为山村百姓的父母起出来的,而是他爹去五里外的寒山寺,投了十个香油钱,投出来的。 寒山寺位于姑苏城十里外,是一间千年古刹,在昌平郡,乃至整个南陵府,都颇有名气。但有名气归有名气,香火,却不怎么旺盛。 这原因只在当今的皇帝陛下,异常讨厌僧侣。不事农业,以乞食为生,于我大夏何用也?这是皇帝陛下的原话。 于是,寒山寺就真的成了一间寒寺,开始渐渐无人问津,往日里上香还愿的达官贵人,纷纷避如蛇蝎,唯恐不及。 就这样,日复一日年复一年,寒山寺破落了下来。不只是寒山寺,整个大夏,四府三十六郡所有的寺庙,大都如此矣。 但正所谓天高皇帝远,山野村夫可没那些达官贵人的顾忌,依如往常,该上香还是上香。也正因如此,寒山寺才没有彻底破落。寺里的百二十个和尚,就是靠着这微薄的香火钱,和寺内开垦出的些许土地,勉强维持生计。 虎娃的父母,就是寒山寺为数不多的“金主”。 当年虎娃满月时,他爹思来想去,但就是取不出一个好名字,为了儿子,无奈之下,咬咬牙,花了十个铜子的香油钱,请寺里的住持方丈,给起了个名字。这,就是读书少,胸无点墨的悲哀。 不觉已是黄昏,夕阳映晚,一片红霞,本就宁静小小的山村,此刻更显宁静。 虎娃趴在自己的小木床上,圆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,盯着面前毛茸茸的小东西——这是他前几天进山摘果子时,捡到的小白狐。 当时,这还没睁眼小东西就窝在路边的草丛里,...